時間:2019-08-30 來源:合肥網hfw.cc 作者:hfw.cc 我要糾錯
電子健康碼是集各類醫療衛生卡證于一卡,今后將不再是“一個醫院一張卡”,居民只要下載“健康合肥APP”,即可在各級醫院就醫服務“一碼通用”,依托電子健康碼實現了全市醫療衛生機構之間信息數據互聯共享,不同醫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之間對患者的電子病歷、檢驗檢查結果共享互認,可存儲查用個人電子健康檔案,持卡人享受全生命周期健康服務。
據了解,電子健康碼可以實現預約掛號、醫療費用移動支付結算、查看檢驗檢查報告單、調用電子病歷等多項醫療健康服務。合肥市民可通過“健康合肥APP”或“健康合肥微信公眾號”在線注冊領取電子健康碼,或通過醫院窗口、自助機,使用身份證、醫保卡驗證身份后領取本人的健康二維碼。
市屬7所醫院(市一院、濱湖醫院、市二院、市三院、市精神病醫院、市保健院、市口腔醫院)和瑤海區、廬陽區、蜀山區、包河區所有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全部完成電子健康碼系統部署,實現電子健康碼在上述醫療衛生機構的“一碼通”、全流程應用。
記者了解到,今年年底前,將完成四縣一市縣級醫院和全市98家鄉鎮衛生院的電子健康碼項目建設,屆時,合肥市將在全國率先實現省會城市電子健康碼應用全覆蓋。
值得一提的是,電子健康卡還打通診前、診中、診后就醫全流程,可隨時隨地線上預約全市各大醫院號源,再也不用去窗口排隊掛號。到院后直接前往相應的診室,掃描電子健康卡二維碼識別身份后就診。就診結束后手機收到就診結算通知,點擊即可繳費結算,無需排隊。到藥房使用電子健康卡二維碼,掃碼取藥,方便快捷。
同時,“健康合肥”微信公眾號就醫過程全程消息提醒引導,幫助患者,輕松就醫,不再迷茫。
此外,合肥市衛健委還搭建了全市居民電子健康檔案信息系統,患者就診不用再攜帶紙質病歷,手機掃碼授權后,醫生可查看該患者之前所有的就診記錄,提高診治效率。患者也可以隨時隨地查看就診記錄、檢查報告單,幫助患者進行自我健康管理。
什么是電子健康碼?集各類醫療衛生卡證于一“碼”
在合肥市電子健康碼推廣應用發布會上,合肥市衛健委規劃信息處處長龔仁俊介紹,電子健康碼的功能是集各類醫療衛生卡證于一碼,今后將不再是“一家醫院一張卡”,居民只要下載“健康合肥APP”,即可在各級醫院享受就醫服務“一碼通行”。
據介紹,電子健康碼的常用功能包括:預約掛號、醫療費用移動支付結算、查看檢驗檢查報告單、調用電子病歷等多項醫療健康服務。
龔仁俊表示,依托電子健康碼實現了全市醫療衛生機構之間信息數據互聯共享,不同醫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之間對患者的電子病歷、檢驗檢查結果共享互認,可存儲查用個人電子健康檔案,持卡人享受全生命周期健康服務。
“如今合肥正在積極推進國家健康醫療大數據中部中心建設,在此過程中,合肥也將逐步成為互聯互通城市,而建設電子健康碼是實現全市衛生信息互聯互通的最佳途徑。”龔仁俊說。
如何領取電子健康碼?多種方式申領 下月將正式上線
目前,合肥市民可通過“健康合肥APP”或“健康合肥官方公眾號”在線注冊領取電子健康碼,或通過醫院窗口、自助機,使用身份證、醫保卡驗證身份后領取本人的電子健康碼。
其實從2018年開始,合肥市已開始試運行電子健康碼。去年9月,合肥市二院在全市率先開展電子健康碼試點,今年1月,南七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四里河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也已經開展電子健康碼試點。
如今,經過近一年的準備,合肥市市屬7所醫院(市一院、濱湖醫院、市二院、市三院、市精神病醫院、市保健院、市口腔醫院)和瑤海區、廬陽區、蜀山區、包河區所有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全部完成電子健康碼系統部署,實現電子健康碼在上述醫療衛生機構的“一碼通”、全流程應用。龔仁俊透露稱,截至8月22日,合肥市已有78626人申領了電子健康碼。
在合肥市電子健康碼推廣應用發布會上,龔仁俊介紹,2019年9月1日,合肥市電子健康碼將正式上線使用,這也意味著合肥市醫療衛生服務從此進入電子健康碼時代。今后,合肥市將實現醫療衛生機構服務“一碼聯”,居民就醫服務“一碼通”,醫療醫保繳費結算“一碼付”。
怎么使用電子健康碼?一“碼”通行 減少30%的非診療時間
電子健康碼打通診前、診中、診后就醫全流程,可隨時隨地線上預約全市各大醫院號源,再也不用去窗口排隊掛號。它真的有這么方便嗎?8月22日下午,江淮晨報記者來到合肥市第一人民醫院體驗一番。
走進醫院門診大廳就可以看到,電子健康碼的展架擺放在大廳最顯眼的地方。記者打開手機微信,掃描展架上的二維碼,可以通過“健康合肥APP”“健康合肥官方公眾號”登錄,輸入手機號,然后選擇身份證或銀行卡進行實名制綁定,通過審核后,即可完成線上申領電子健康碼,整個過程用時不到1分鐘的時間。
在主界面選擇醫院、科室,在手機上完成掛號,然后就直接前往相應的診室,掛號、繳費不需要排隊。來到科室,記者看到醫生桌上有一個方形的電子盒,掃描手機中的電子健康碼識別身份后就可以開始就診。據了解,電子健康碼通過優化患者就診流程,能夠減少患者30%的非診療時間。
電子健康碼不僅方便了患者,也讓醫生獲益良多。“隨著電子健康碼在全市范圍內推廣,以后各級醫院系統數據打通,市民不管在哪里建立了檔案、看了什么病,就診醫生都能在系統中看到,詳細了解患者的病史,這十分方便醫生作出相關診斷。”合肥市第一人民醫院一位醫生告訴記者。
除了簡化就醫流程,龔仁俊介紹,健康合肥微信公眾號就醫過程全程消息提醒引導,幫助患者,輕松就醫。此外,合肥市衛健委還搭建了全市居民電子健康檔案信息系統,患者就診不用再攜帶紙質病歷,患者也可以隨時隨地查看就診記錄、檢查報告單,幫助患者進行自我健康管理。
電子健康碼還有哪些用途?未來對接合肥通 電子健康碼也可坐公交、地鐵
電子健康碼是“互聯網+醫療健康”和健康醫療大數據應用的關鍵基礎設施,推動健康金融一體化融合創新服務。在此次發布會上,龔仁俊還表示,電子健康碼即將實現全市醫保移動支付應用,近期正在對接市民卡(合肥通),對接成功后,刷電子健康碼也可乘坐公交和地鐵。
未來,電子健康碼還可以對接醫療保險、商業保險、金融支付,實現醫療費用“一站式”結算報銷。可以和社保卡等進行深度融合,以電子健康碼為載體,推動醫療、醫保、醫藥三醫高效聯動,促進分級診療和家庭醫生簽約。有效提高醫療服務效率,提升醫療健康服務水平,促進衛生服務均等化、便捷化,為實現“健康中國”目標打下堅實基礎。
“過去醫院之間相比較,比的是床位數、醫護人員數,比規模大小。現在比的是信息化水平的高低。”合肥市衛健委主任秦繼平在發布會上表示,對于已完成建設任務的第一批單位,年底前電子健康碼應用率將達到門診人次的80%以上。而今年底前,合肥市將完成四縣一市縣級醫院和全市98家鄉鎮衛生院的電子健康碼項目建設,屆時,合肥市將在全國率先實現省會城市電子健康碼應用全覆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