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0-03-07 來源:合肥網hfw.cc 作者:hfw.cc 我要糾錯
十幾年殫精竭慮美夢將圓,合肥距正式入圍“長三角”俱樂部只差最后一躍——記者昨天從合肥市政府駐滬聯絡處獲悉,在上海市政府合作交流辦3月2日下午召開的工作會議上,長江三角洲城市經濟協調會擬同意6城市新加入“長三角”經濟圈,合肥市赫然在列。據介紹,3月26日,長三角城市經濟協調會第十次市長聯席會議召開期間,將正式接納并官方宣布合肥加入“長三角”經濟圈。
經濟騰飛是關鍵
欲受到認可并被接納,首先要自身實力強大。這句話,在合肥融入“長三角”經濟圈的進程中得到了淋漓盡致的體現。
2005年起,合肥經濟社會進入高速發展期,“三大推進”、“工業立市”和以現代化濱湖大城市建設為引擎的“城市革命”成就備受國人矚目的“合肥速度”。從2005年起,合肥GDP短短5年從878億元躥升到2009年的2102億元,增速連年跑在全國省會城市前列,去年增速更是領軍省會城市。今天的合肥,正面臨著皖江城市帶承接產業轉移示范區、合蕪蚌自主創新綜合試驗區、合肥國家創新型試點市、合肥經濟圈建設等多重機遇,合肥未來崛起發展的路線圖更加清晰。
“合肥經濟社會建設近年來結出的累累碩果,讓‘長三角’各城市刮目相看,加盟‘長三角’經濟圈已成定局,只差臨門一腳。”盡管語氣淡定,但是對這份努力十余載終將“修成正果”的憧憬,合肥市政府駐滬聯絡處負責人仍然難掩喜悅。
長江三角洲城市經濟協調會近日發函,要求合肥等6市3月10日之前再次提交書面申請,重申融入‘長三角’的意愿,然后再稍加等待批復同意即可。”
面臨更多機遇
“從‘泛長三角’城市圈城市,到‘長三角’城市的提檔升級,對合肥而言不僅僅是名分的問題。”市政府駐滬聯絡處負責人表示,這意味著合肥從一個“觀察員”的角色,上升到參與者的層面,從而能夠分享經濟圈各種資源,同時也為經濟圈發展貢獻力量。據了解,2004年,《“長江三角洲城市經濟協調會”城市入會規程(建議稿)》出臺,人均GDP、GDP總量、城市化水平、經濟聯系強度系數等7項具體評價指標,曾一度成為合肥跨入“長三角”的一道門檻。近年來,除了經濟發展上的強勁增長力,合肥的交通區位優勢凸顯,以及合肥與蘇浙滬客商日益頻繁的往來交流和緊密聯系,也為合肥早日融入“長三角”增加了砝碼。
據悉,目前的“長三角”經濟圈共由上海、江蘇、浙江兩省一市的16個城市組成,是我國目前經濟發展速度最快、經濟總量規模最大、最具發展潛力的經濟板塊之一,是我國最富饒的土地之一,素有“富人俱樂部”之稱。“俱樂部”內每年都有若干議題展開交流與合作,涉及資源、交通、旅游、人才等各個領域,經濟圈中的城市將有望在圈內尋求更廣泛深入的合作,同時躋身該區域,還意味著地方有可能從國家政策、資源方面獲得更多支持。
不僅如此,相關人士分析,合肥加盟“長三角”俱樂部后,同俱樂部內其他城市在經濟社會發展方面的競爭也將凸顯,這本身也有利于合肥的進一步發展強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