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4-09-02 來源:合肥網hfw.cc 作者:hfw.cc 我要糾錯
為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關于農業強國建設的重要指示,以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行業標準《富硒產品認證技術規范(RB/T 138-2023)》的發布為契機,中國富硒農業產業技術創新平臺于 2024年 8月 30-31日在北京中國農業大學國際會議中心金碼大廈召開“第六屆中國富硒農業產業技術創新論壇暨《富硒產品認證技術規范》培訓會議”。本屆論壇以“標準化賦能富硒產品全產業鏈”為主題,通過富硒產品認證制度建設全面推進我國富硒農業產業技術的全面轉型升級,提高富硒產品市場認可度、信譽度和美譽度,提升富硒產品附加值和產業競爭力,為中國特色農業強國建設做出應有貢獻。
會議由中國產學研合作促進會、中國農業大學指導,中國富硒農業產業技術創新平臺主辦,中國農業大學資源與環境學院承辦,貴州省開陽縣人民政府、黑龍江省寶清縣人民政府、江西省于都縣人民政府、連州市拓勝新能源有限公司、河南普惠天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保興賽斯制藥裝備(上海)有限公司協辦。來自湖北省恩施州、陜西省安康市、江西省贛州市和宜春市、山西省晉中市、貴州省開陽縣、黑龍江省寶清縣和海倫市、安徽省石臺縣、福建省連城縣、湖南省桃源縣、青海省海東市等22個省市區的政府部門、科研院所、產業協會、相關企業和認證機構代表等200余人參會。
會議開幕式由中國農業大學資源與環境學院院長袁力行教授主持。國家食物與營養咨詢委員會主任陳萌山在致辭中表示,功能農業已經成為助力鄉村振興的重要農業發展方向。功能農業產業快速發展需要標準化的種植、養殖和加工技術,建立完善的產品追溯和產品認證體系,以“功能和品質”為核心建立品牌優勢是未來發展方向。以中國農業大學為首的團隊制定的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認證認可行業標準《富硒產品認證技術規范》的頒布實施,對推動富硒功能農業的標準化發展將發揮引領性作用。
中國產學研合作促進會會長王建華在講話中提出,中國農業大學擁有雄厚的科研和人才資源優勢,在硒科學技術基礎研究、專利成果轉化、產業技術應用、富硒產業咨詢與規劃和國家政策建議等方面做出了引領性工作,為推動我國富硒農業產業技術創新、健康中國和鄉村振興戰略做出了重要貢獻,很好地實踐了總書記提出的“教育、科技、人才”的基礎性、戰略性作用和中國產學研合作促進會的“政、產、學、研、金、服、用”的產學研合作新模式。
中國農業大學黨委副書記王勇指出,功能農業是現代農業發展的重要戰略方向,營養與健康問題是新時期創造美好生活的重大命題,我們正從“吃得飽”,“吃得好”,“吃得安全”向“吃得健康”全面轉型,富硒農業是功能農業的典型代表,已經列入學校重點培育的交叉前沿學科方向。近10年來,中國農業大學富硒功能農業研究團隊以提升我國居民的營養與健康水平為目標,建立了從“基礎研究-新產品新技術研發-專利成果轉化-產業咨詢與規劃-產業政策研究-行業標準制訂”為一體的貫通式研究體系,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研究成果,已成為引領該領域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的核心力量。介紹了中國農業大學富硒功能農業研究團隊在富硒產業技術創新中獲得的“五個第一”,即“2013年該團隊承擔了國內第一個國家級富硒農業研究重大課題;2015年發布了國內第一部富硒農業發展藍皮書;2019年該團隊的政策研究成果獲得了省部級優秀研究成果一等獎并被采納應用,“功能農業”首次寫入中央文件;2022年納米硒高效微生物發酵和結構穩定兩項關鍵技術取得重大突破,建成世界首條日產5公斤級生物納米硒生產線,并實現了工廠化生產,將對飼料和藥食行業產生重大影響;主持制訂了國內外第一部富硒產品認證行業標準,并于2023年10月正式發布。對該標準進行權威解讀也是本次論壇的重要議程。
經專家評審,中國富硒農業產業技術創新平臺授予湖北省恩施州、江西省贛州市、江西省宜春市、山西省晉中市、陜西省安康市、安徽省石臺縣、福建省連城縣、貴州省開陽縣、黑龍江省寶清縣、黑龍江省海倫市、湖南省桃源縣、江西省于都縣、青海省海東市平安區等13個區縣市“富硒產業發展優勢區”(第一批)。
會議邀請了5位行業專家詳細介紹了我國富硒產業標準體系研究與發展的最新進展。國家食物與營養咨詢委員會副秘書長、農業農村部農產品營養標準專業委員會秘書長、農業農村部食物與營養發展研究所營養導向農業與食物發展創新團隊首席科學家孫君茂 研究員以“農產品營養標準體系創新與實踐”為題,詳細介紹了我國農產品營養標準建設進展、《食用農產品生物營養強化通則》農業行業標準,以及未來在農產品營養品質調控創新與應用的設想與建議。
中國農業大學國家農業市場研究中心主任韓一軍教授以“農業品牌如何引領鄉村全面振興”為題重點介紹農業品牌對鄉村振興的引領作用。全球農業市場已進入品牌競爭新時代,農業產業正向著鄉村產業拓展,品牌在這個過程中發揮重要引領作用,尤其強調科技創新對品牌建設的重要性,并指出文化品牌和渠道品牌培育是未來的品牌建設的重要方向。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黃振武研究員“硒DRI的修訂與挑戰”為題介紹了硒在人體健康中的作用,硒在人體血液、毛發、尿液等硒營養學指標,目前我國硒膳食攝入標準的修訂與挑戰,以及目前國內外硒與人體健康的最新研究進展,并提出科學補硒需要同時考慮攝入量和硒形態,針對不同人群的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入量應當進行更精細的劃分。
中國地質調查局地球物理地球化學勘查研究所成杭新研究員以“天然富硒土地標準制定與應用”為題介紹了我國天然富硒土地調查、天然富硒土地標準制定過程和實施、天然富硒土地的開發利用最新進展,并提出國家或行業層面統一富硒土地的認定標準,將為規范富硒土地開發利用提供依據。
北京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劉麗萍研究員以“富硒產品檢測標準及硒形態測定研究”為題硒的檢測標準與分析檢測原理,硒形態分析的最研究進展。提出采用有機硒檢測方法將為富硒農產品品質保障提供強有力的工具。
中國標準化研究院農業食品所副所長李強研究員以“從標準視角看食品安全與質量”為題重點介紹標準是經濟活動和社會發展的技術支撐,是國家基礎性制度的重要方面。食品安全標準是強制執行的標準,食品質量標準屬于推薦性標準,農產品生產的標準化將有效推動食品產業的高質量發展。
國家認證認可行業標準《富硒產品認證技術規范RB/T 138-2023》第一起草人,中國富硒農業產業技術創新平臺秘書長,中國農業大學郭巖彬教授詳細解讀了《富硒產品認證技術規范RB/T 138-2023》行業標準,對該標準的制定背景、標準內容以及標準制定依據,以及依據《富硒產品認證技術規范RB/T 138-2023》標準建設的認證體系,提出以“統一標準、統一認證標識、統一實施規則、統一管理平臺和統一產品追溯體系”的“五統一”推動我國富硒產業標準化建設和高質量發展。
北京愛科賽爾認證中心有限公司耿云霞總經理解讀了“富硒產品認證實施規則介紹(2023FXRB02) ”,并詳細介紹了富硒產品認證流程和申請流程。
中國檢驗檢疫科學研究院培訓中心任愫重點介紹了中國檢驗檢疫科學研究院、中國農業大學和國內主要認證機構在中國富硒農業產業技術創新平臺下成立的“富硒產品認證協調工作組”以及工作組在富硒產業管理平臺、追溯體系和市場推廣等方面重點開展的工作。
中國富硒農業產業技術創新平臺常務副理事長、中國農業大學資源與環境學院趙桂慎教授系統介紹開展富硒產品認證科技服務基地建設的意義和必要性、實施方案和建設要求,提出《富硒產品認證技術規范RB/T 138-2023》的頒布和實施是富硒產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轉折點,以標準化、信息化作為基礎性支撐推動我國富硒產業的健康發展,打造富硒產業的世界標桿。
貴州省開陽縣委周鵬副書記以“富硒開陽等你來”、江西省于都縣人大常委會副主任王曲生以“于都縣富硒產業發展”、黑龍江寶清縣電子商務和富硒產業發展中心婁巍主任以“寶清縣富硒產業發展”詳細介紹了貴州省開陽縣、江西省于都縣和黑龍江寶清縣的富硒產業最新進展。
連州市拓勝新能源有限公司和河南普惠天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分別介紹了企業在硒礦資源、L-硒甲基硒代半胱氨酸產業開發與應用的最新進展。
據悉,國家認證認可行業標準《富硒產品認證技術規范RB/T 138-2023》由中國農業大學聯合了國內6家科研院所、9個富硒產業發展市縣和8家認證機構共同制定,該標準于2023年10月16日頒布,于2023年12月1日正式實施。該標準的頒布實施,為建立統一規范的富硒產品認證制度奠定了基礎,為推動富硒產品高端品質認證創造了條件。在本次論壇上對該標準進行了深入解讀,邀請行業專家針對標準實施過程中涉及的國家農產品營養政策、品牌建設、人體硒攝入標準、土壤硒含量標準、硒檢測標準等進行了詳細介紹。針對標準實施9個月以來的問題進一步修訂了“富硒產品認證實施規則”,并在會議期間同期發布;本次論壇有助于推動我國富硒產業的標準化建設和高質量發展。
會后代表們紛紛表示,本次大會開得十分成功和圓滿,大家對全國范圍內富硒認證標準的統一給予了充分認可,也看到了“標準化賦能富硒產品全產業鏈”為富硒產業發展帶來的巨大機遇,富硒產業發展也將為國民健康和鄉村振興做出更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