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12-15 來源:hfw.cc 作者: 我要糾錯
如今的書畫市場可以稱得上是魚龍混雜,烏煙瘴氣。這可能跟傳統文化的本質有關,因為有“文無第一,武無第二”的說法,所以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貌似只要穿著中國風的唐裝素衣,留幾縷髯鬢,然后信手胡涂一氣,就敢自稱為“藝術大師”。而這種寄生在藝術市場里的“畸形怪物”,在沒有正確風向引導的書畫圈子里比比皆是,加上現在便捷迅速的互聯網傳播速度,讓更多的人們看到了這種“畸形怪物”存在的多元化社會形態,在啼笑皆非的同時,也進一步加深了大多數人們對書畫藝術市場的負面印象。
▲用針管滋墨的“畸形藝術”
▲大力出奇跡的“畸形藝術”
▲用頭抽搐的“畸形藝術”
在如今的書畫圈子,這種混雜在藝術里的“畸形怪物”實在是數不勝數,精華都在視頻里。
https://weibo***/tv/v/FEsu0sJQX?fid=1034:23d07b0eaa383ef937904747e6b44afc
看過了上述這些“畸形怪物”的藝術,我們也要聊一聊真正的書畫藝術本該應有的樣子。有句俗話說字如其人,是說從一個人寫的字就能看出這個人的性格品質和內在精神,這并不是空口胡話。人有“皮、筋、骨”,而被人為所創造出來真正的藝術品,也是有“皮、筋、骨”之說,這也是衡量書畫(書法與字畫)藝術品的標準之一。
“皮”
通俗來講就是指一件書畫藝術品的“型”,之所以是“型”而不是“形”,講的是看書畫藝術是不應該從外形形狀入眼的,追求“形”的書畫,往往會呆板拘謹、失去靈性。而有“型”的作品,會入眼給人以安靜,再看會感受到“變化”,用心去感受,則能看到作品的內在精神,會結合自己的精神體會到不同的心境;這就是為什么有人在看某些書畫藝術品時能產生共鳴,甚至有靈魂升華的感覺。
“筋”
如人的“筋”一樣,書畫里的“筋”是起到串聯起書畫里“氣”的重要作用。提筆凝神,運筆生“氣”,一副好的書畫作品,往往是整體順暢豁達,氣息綿綿不絕。而如何把“氣”串聯起來凝結成“筋”,這就涉及到筆墨技法的問題了。這里不展開講,但有幾個重點:正確的方向、傳統的技法、平穩的心境。
“骨”
“骨”是核心 ,也是根本,若“骨”不剛不正,那也不會有好的“筋”和“皮”。其實“骨”的意思很簡單,“骨”就是線條。要知道書法的本質就是抽象的線條,而字畫的本質也是一筆一筆用線條寫出來的;好得線條肯定是沉穩、安靜、飽滿、富有變化的,壞的線條則是流滑、尖翹、火燥、庸俗不堪的。若能分辨線條的好壞,那么你就具備了一雙能分辨書畫市場魚龍混雜的火眼金睛。
先摸“骨”,后探“筋”,再看“皮”,當我們從線條入眼去看任何書畫,那么再模糊不清的事物也會被透析的清清楚楚。
備注:以上觀點為筆者經與大愚先生交流整理而得,并不直接代表大愚本人觀點。
大愚,號虛空,中國傳統筆法、星云圖創始人。其用筆如作篆籀,洗練凝重,遒勁有力,在行筆謹嚴處,有縱橫奇峭之趣,是致力于探索與書畫有關的筆墨學者;喜明代徐渭之風,研究黃賓虹“五筆七墨”獨特畫風,探索傳統筆墨與宇宙星云的碰撞、開創星云圖國畫風新領域; 其代表作有:18米驚世長卷《新富春山居圖》、12平方米巨幅《萬壑奇峰圖》、傳統筆墨《擬黃山湯口》《秋鴻》,創新星云圖系列《十方空間》《創世之柱》《迷蹤》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