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1-03-01 來源:hfw.cc 作者: 我要糾錯
網上有一種說法,叫“投資不過山海關”。
山東一家民營企業被招商到吉林市投資建設項目,收獲的卻是滿滿遭屈辱的經歷,所建項目6年遲遲不能投產,使企業深陷巨大經營困難。
“投資前,一切條件都答應;投資后,一切條件都成空!”做為一家民營企業,山東恒濤公司總結到吉林市投資最深、最痛的感受——外來企業就是“唐僧肉”。
山東恒濤節能環保有限公司,是一家致力于鍋爐綜合改造技術研究與應用的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被評為“國家火炬計劃重點高新技術企業”、“國家制造業服務化示范企業”、“國家知識產權優勢企業”、“山東省瞪羚企業”、“山東省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
2014年7月份,山東恒濤公司作為招商引資企業以BT模式承擔了“國電吉林熱電廠熱源改造項目”的投資建設。2015年年初,吉林市政府將該項目作為PPP項目申報,被國家財政部列為全國首批30個PPP示范項目之一。為配合吉林市政府完成PPP示范項目爭取國家政策的需要,恒濤公司按吉林市政府要求,2015年12月30日與吉林城建、吉林創投共同投資注冊成立PPP項目公司—吉林市恒濤熱力有限公司。
“國電吉林熱電廠熱源改造項目”主要為解決吉林市城區居民冬季供熱的民生問題,于2016、2017年分別列為吉林市重點民生工程。
作為這一民生工程的承建方,恒濤公司認真完成了項目建設全部工作。
誰曾想,從2015年開工建設,直至2020年,項目6年遲遲不能投產。
“國電吉林熱電廠熱源改造項目”建設期為兩年,于2015年開工建設,為確保按時供熱,恒濤公司加班加點進行任務突擊,于2017年供暖期前完成安裝任務,具備調試、試運行要求,并提交申請給吉林市政府相關部門協調國電吉林熱電廠提供調試所需用水、用電等基礎條件。 很不幸,因吉林市政府協調國電吉林熱電廠供水、供電無果,導致該項目當年無法投產。
為解決問題,恒濤公司分別于2018年11月、2019年10月、2020年6月份向吉林市城投、吉林市市政公用局、吉林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多次提交協調用水、用電供應的申請。2020年8月12日,吉林市市長召開該項目專題協調調度會,根據會議備忘錄安排制定了三方工作方案。截至目前,吉林市政府承諾保證的生產用水、用電的基礎條件至今未能實現,工程建設《建設工程施工許可證》審批手續也未能辦理完成,導致該項目建設拖延至今未能投運。恒濤公司一次次含屈妥協,換來的卻是長達6年的不解決問題。
不堪拖延重負,想退卻無法退出。恒濤公司已配合吉林市政府完成PPP項目建設的使命,分別于2018年11月、2019年9月、2020年8月向吉林市城投、吉林市市政公用局提報《關于轉讓吉林市恒濤熱力有限公司股份的申請》、《關于退出吉林市恒濤熱力有限公司股份的報告》,要求退出吉林恒濤熱力的股份并現狀交付工程。退出申請提交后,恒濤公司至今沒有收到任何回復,無法退出。
對企業形象造成嚴重不良影響。從項目2015年開工建設,直至2020年,6年遲遲不能投產,致使恒濤公司深陷一連串經營泥潭。該項目由于長時間不能投產以及每年的重復啟動,占用了恒濤公司大量的流動資金。導致這幾年眾多的訂單不敢簽訂,市場份額不能提升,設備不能更新,產能得不到提升等問題不斷,給恒濤公司的生產經營和企業形象都造成了嚴重的不良影響。深陷這樣的不幸遭遇,讓一家民營企業實在難以承受!
重溫黨中央領導講話精神
2018年9月,習近平總書記在深入推進東北振興座談會上提出6條重要要求,第一條就是“以優化營商環境為基礎,全面深化改革”。
2018年10月22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部署根據督查發現和企業關切的問題,進一步推動優化營商環境政策落實。
2019年5月30日,吉林省第十三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一次會議通過《吉林省優化營商環境條例》第一條就是:要優化營商環境,維護市場主體合法權益。
2019年12月10日最高人民法院發文:確保地方政府嚴格兌現承諾!確有合法原因,需要改變政府承諾和合同約定的,對企業和投資人因此而受到的財產損失依法予以補償。以政府換屆、領導人員更替等理由違約毀約侵犯合法權益的,要承擔法律和經濟責任。
涉及到民生工程,李克強總理在2016年10月18日國務院振興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推進會議上,語重心長地說:“我們發展經濟的最終目的,說到底是為了保就業、保民生。這是一條最基本的底線,必須牢牢兜住這條底線,維護經濟社會和諧穩定!”。
這些講話和文件,讓民企看到了希望,心里暖暖!但對照吉林市在恒濤項目的實際做法上看,中央精神距離真正的落實,還有千難險阻!
在“國電吉林熱電廠熱源改造項目”上,吉林市“新官不理舊政”, “招商引資,筑巢引鳳,落地拔毛”!今天談好了的,明天就會變;換了主官,更是要推倒重來。——這樣的營商環境誰還敢來吉林市投資創業?
都說投資不過山海關,難道政策也不過山海關?
恒濤的不幸是民企遭遇典型樣本?民營企業被夾在中間折騰不起。
作為一民生工程,該項目于2017年供熱期前已完工并具備調試、試運行條件,卻因吉林市政府協調國電吉林熱電廠供水、供電問題不利,導致該項目六年遲遲不能投產。作為政府和央企都可以無所謂,但是民營企業夾在他們中間,該如何辦?折騰不起退出也不行嗎?
跨省施工項目扯皮成本很高
該投資項目在吉林市內,投資企業在山東省,兩地距離遙遠,各項成本很高。六年時間,吉林市政府相關部門不作為,辦事拖沓,推諉扯皮,工程完工以各種理由推諉不予結算,公司實在拖不起,現狀交付也不行嗎?
疫情期間施工加重了額外成本
2020雖然受疫情影響,期間恒濤公司堅持配合吉林市政府再次啟動進行設備調試準備等相關工作,該疫情期間施工成本很高,恒濤公司為此咬牙再次墊付了大量資金,這進一步加重的項目成本誰來承擔?
疫情下的恒濤舉步維艱,誰來解決問題?今年的新冠疫情,對恒濤公司的“國電吉林熱電廠熱源改造項目”好比雪上加霜,延續第6個年頭,不能投產也不能退出。致使恒濤公司陷入了一連串的泥潭中,導致流動資金嚴重短缺,生產經營非常困難。一個業內口碑良好的山東企業,眼看著就要被吉林招商項目活活拖垮。
由于稅款不能及時繳納,上千名員工已連續4個月沒能按時發放工資。同時,給該項目提供配套的多家設備廠家對恒濤公司進行了訴訟。
這些都導致恒濤公司企業征信受到嚴重影響,各大銀行已紛紛進行抽貸、壓貸,銀行貸款和利息都已無力償還。
民營企業不易,去吉林投資的山東民營企業更不易。目前的恒濤公司正常經營已陷入舉步維艱的地步,臨近2021除夕之夜,山東恒濤數千名員工及家屬,不知該如何熬過2021年春節。
來源: http://www.cncjj***/gong/2021/0218/21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