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9-11-24 來源:合肥網hfw.cc 作者:hfw.cc 我要糾錯
電話:0551-63521390
地址:合肥市政務區石臺路藝術公園內
開放時間:
9:00 - 17:00
(16:30停止入館)
周一閉館
合肥市賴少其藝術館是合肥市委、市政府為促進文化事業更大發展,收藏曾菲女士捐贈的賴少其300件書畫珍品和寶貴史料,展示和弘揚賴少其藝術,投資興建的公益性文化設施,于2005年12月22日落成并對外免費開放,隸屬于合肥市文化和旅游局。
藝術館由主館和副館兩部分組成,各為二層結構。位于合肥市政務文化新區環境優美的藝術公園內,占地15畝,建筑面積3400平方米,開闊廣場邊的天然巨石鐫刻著世界知名漢學家、書畫家、西泠印社第七屆社長饒宗頤先生題寫的館名。
主館的青色石條外墻面好似棱角分明的奇峰巨石,而副館黃褐色原木外立面恰似一塊巨型木塊。如此設計,是從賴少其的“一木一石”精神獲得的靈感。1935年6月29日,魯迅先生在給賴少其信中說過這樣一段話:“巨大的建筑,總是一木一石疊起來的,我們何妨做做這一木一石呢?”賴少其一直銘記著魯迅先生的教誨并把畫室命名為“木石齋”。
進入主館大廳,正中安放賴少其漢白玉坐像大型雕塑,東面墻上懸掛賴少其工作照及和夫人曾菲女士的大幅照片,兩邊分別是合肥市人民政府的“前言”和安徽省美術家協會名譽主席鮑加先生的“序言”。展廳四周沿墻安裝了落地的墻式玻璃展柜,展廳中間排放斜面玻璃的展柜,陳列了展覽賴少其各個歷史時期的版畫、國畫(山水和花卉)、書法、篆刻等藝術作品,充分展示了賴少其學習傳統、師法自然、深入生活、不斷創新的藝術特色。同時還各有一個展區布置了“賴少其生平展”,介紹賴少其參加革命工作和從事藝術事業近七十年、艱苦奮斗而又曲折經歷的光輝人生。
副館一樓專設中型展廳,配有德國進口的大型移動展板及音響、投影等設備,并配套了辦公、接待、休閑的設施。
經過多年的發展,藝術館充分發揮了收藏陳列、史料征集、研究出版和文化交流的功能,并成為全國和省級十家專業機構的主要成員,取得良好的工作成效。2010年,在中國美術館舉辦的“傳承·創新——賴少其藝術回顧展”及“木石精神·雄奇筆墨——賴少其的藝術理念與承革實踐”大型學術研討會,榮獲文化和旅游部“優秀學術研究成果”獎。入展此次活動并在全國重點展示的53個項目中位列第二。2012年至2018年,藝術館連續7年入選“文化和旅游部全國美術館館藏精品展出季”項目,并4次榮獲部獎。此外,藝術館策劃的展覽項目分別于2016年和2017年入選當年度“文化和旅游部內地與港澳文化交流重點項目”。藝術館已被認定為國內一流水準、重要而有影響的全國30家美術館之一。
賴少其,著名的版畫家、國畫家、書法家、篆刻家和作家、詩人。1915年出生于廣東普寧縣, 2000年11月28日在廣州逝世,享年85歲。
1936年,賴少其畢業于廣州美術專科學校,是廣州“現代版畫研究會”等抗日救亡團體及學生運動的主要成員。1938年至1939年為桂林《工作與學習》、《漫畫與木刻》雜志編輯兼發行人。1939年10月參加新四軍。1941年在“皖南事變”中被捕,在“上饒集中營”中堅貞不屈,后越獄回到解放區。1942年至1948年,先后歷任《蘇中報》副刊編輯、新四軍一師文藝科長、縱隊宣傳部部長等職。解放戰爭時期因創建新型政治思想工作的“立功運動”,黨中央號召在全軍推廣,被授予“干部一等功臣”。
1949年7月,賴少其參加第一屆全國文代會,為中國人民解放軍代表團第一副團長,同年作為代表出席第一屆全國政協會議和開國大典。1949年9月后任中共南京市委宣傳部副部長兼南京市文聯主席。1952年4月調上海任中共華東局文委委員、華東(上海)文聯副主席兼秘書長和上海美術家協會副主席及黨組書記,1956年兼任上海中國畫院籌委會主任,籌建了上海美術館。
1959年2月任中共安徽省委宣傳部副部長兼省文聯主席、黨組書記,長期兼任省美術家協會主席、省書法家協會主席和省書畫院名譽院長。并為歷屆中國文聯委員、中國美術家協會和中國書法家協會常務理事,中國版畫家協會副主席,中國作家協會會員。1963年被選為安徽省人大代表、第三屆全國人大代表,1983年4月任安徽省政協副主席。
1986年被補選為第六屆、1988年繼任第七屆全國政協委員。1987年10月被選為廣州市美協名譽主席,并聘為廣東畫院藝術顧問。
賴少其是杰出的革命文藝戰士,更是中國當代著名書畫藝術大師。他精繪畫、擅書法、通篆刻,識文學、曉戲劇、知音樂,非凡才藝體現在多方面。
1930-40年代,賴少其從事新興木刻運動,為中國現代版畫藝術創始人之一,他所創作充滿戰斗激情并反映現實的版畫,被魯迅先生所稱譽。
1950年代后,賴少其先在南京,后到上海,他在擔任華東文藝界領導期間,尊重和學習傳統和組織文化交流,保護和團結美術界朋友,對華東文藝界的興旺發展起了重要作用。
1959年后擔任安徽省文藝界主要領導,他親自組織和帶領藝術家深入生活,繼承和發揚了“徽派版畫”和“新安畫派”民族藝術遺產精華,創作出一批反映時代主題和歷史題材、極具特色的大幅版畫作品,創造了“新徽派版畫藝術”。他承先啟后地開拓了具有悠久歷史傳統的徽派藝術新時代,為中國和安徽省文化藝術事業的發展作出重大的貢獻,成為“中國新徽派美術”當之無愧的卓越代表和旗手。
1980年代中期后,賴少其“七十歸故里”定居廣州,實行“丙寅變法”,勇于探索和創新,傳統水墨與西方印象色感相柔和,創作了大批意境深邃的新作,形成獨特強烈的藝術風格。
1990年代中后期,賴少其在晚年重病期間,仍頑強地為藝術創作奮斗不息。他八十歲后的“衰年變法”,其豐富色彩的大量作品展現了志士暮年更高的藝術升華。
賴少其一生出版了《賴少其山水畫集》等畫冊及散文、詩詞、劇本、文集十余冊,在國內外舉辦了30余次大型書畫展覽,為釣魚臺國賓館及皖、滬、粵、浙、閩等省市創作近70件大幅山水畫作品,弘揚了中華文化。
為發展廣州文化事業和藝術交流,賴少其積極倡導、支持籌建“廣州市藝術博物院”及“賴少其藝術館”,并先后將其275幅書畫精品無償捐獻給廣州市人民政府。
2003年,遵賴少其先生遺志,賴少其夫人曾菲女士向合肥市人民政府捐贈了300幅賴少其先生的書畫珍品和大量的文獻史料,體現了一名共產黨員獻身理想的博大胸襟和藝術大師追求藝術的崇高風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