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3-08-21 來源:合肥網hfw.cc 作者:hfw.cc 我要糾錯
【導言】
花了大價錢就一定能提高品質嗎?不盡然!品質的提升必須講求方法,很多發展商認為只要對材料施工予以保障品質就可以保證,如果是室內裝修,上述的方式可能會奏效,但是如果是整個小區的尺度,要達到高品質的要求就太沒有保障了。因為要處理的尺度成百倍的被放大了,在房間里可以完成的事,在室外是不能奏效的。景觀品質的提升有兩大層面,即:規劃的品位和營造的質量。景觀品質關鍵在景觀或風貌的體驗性。規劃與設計的目的也是創造某種體驗。
【背景】
2012年,中國將進一步擴大內需特別是消費需求,而作為拉動內需的重要推動,高端商業中心聚合城市高端及高品質資源,可以使得消費成一個幾何基數的增長,這個消費增長大概是在基數3倍以上的規模。中高端品質地產將是未來地產發展的主要方向。
花了大價錢就一定能提高品質嗎?不盡然!品質的提升必須講求方法,很多發展商認為只要對材料施工予以保障品質就可以保證,如果是室內裝修,上述的方式可能會奏效,但是如果是整個小區的尺度,要達到高品質的要求就太沒有保障了。因為要處理的尺度成百倍的被放大了,在房間里可以完成的事,在室外是不能奏效的。
記得曾經有一個大連的委托改造項目,原項目面朝大海,背靠青山,位置得天獨厚,開發商也想抓住這些絕好的資源將項目打造成頂級品質,所以自己設置了很多小品和雕塑,用料也比較到位,但建成以后事與愿違,整體環境感覺混亂而小氣。同時因為施工方對細部設計的理解不到位,一味堆砌,雖然使用了較好的材料,但是施工工藝和細節都不夠,所以不但帶來了諸多浪費,更主要的是直接導致部分構件的細部品質不足,從而抵消了使用高檔材料的優勢,使綜合品質與預期相差甚遠。最后不得不重新設計改造。
那么,建筑業的品質為什么有了長足的進步?總體眼光的獨到,合理的尺度與體量,精準的細部落實造就了建筑品質的提升。
景觀品質的提升有兩大層面,即:規劃的品位和營造的質量。景觀品質關鍵在景觀或風貌的體驗性。規劃與設計的目的也是創造某種體驗。
第一大層面,規劃的品位
首先,場地用地能否高效利用。將土地資源以最高效的方式加以利用是非常重要的,因為用地規模的大小是項目規劃和景觀風貌的根本,如果對用地不能充分的利用,不但品質的提升無從談起,更是對用地的巨大浪費。就如建筑體量是建筑外在品質的根本,對土地的利用同樣要注意整體性、體量感。如果象前面提到的大連項目,化整為零,未從全局把握,往往事與愿違,反而形成散亂低檔的局面。
第二,場地優勢資源能否倍增。每個項目,每塊場地都有自己獨特的資源,如果要將品質提升,只是利用現有資源是不夠的,而是要因地制宜的將優勢的資源分揀出來,同時利用一切可能的手段將他們倍增,以保持優勢的持續性,立于競爭的不敗之地。
第三,場地體驗能否豐富獨特。ISO9241-210標準將體驗定義為 “人們對于針對使用或期望使用的產品、系統或者服務的認知印象和回應”。用戶體驗這一領域的建立,正是為了全面地分析和透視一個人在使用某個系統時候的感受。其研究重點在于系統所帶來的愉悅度和價值感,而不是系統的性能。所以健康而獨特的場地體驗是整個系統成功的關鍵,而其結果將使項目更高效的獲得品質感的提升。
第四,場地功能可否有效落實。何為“功能”?對于設計來說,“功能”(function)的含義是很清楚的,它指人們對一個房屋的“使用要求”,例如保暖、通風、臥室客廳的設施等等。現代主義主張設計要適應現代大工業生產和生活需要,講求設計功能、技術和經濟效益。場地的功能是否能夠實現直接影響其品質,不能使用或做功的設計是形式主義的垃圾。不但如此功能的實現還要異地制宜,以做到事半功倍,所以從經濟效益的提升入手設計也是價值感提升的關鍵之一。
第二大層面,營造的質量
中國近些年經濟飛速發展,GDP總量已經坐上了世界第三的位置,我國一線城市的人均GDP已經達到中等發達國家的水平,城市化水平已經超過50%。我們過去的發展主要解決的是有沒有的問題,由于需求量太大,焦點在發展數量上面,沒有太多的時間和精力去關注其他。但是,隨著國家宏觀經濟的轉型,改革的進一步深化,形成品質優先的策略是未來發展的必然方向,整個社會及城市發展的方向將放在如何創新性的提高效率,從而在保證數量的前提下大幅的提高質量與品質。
而建筑及景觀營造是一個高度動態的過程,隨著工程規模不斷擴大,復雜程度不斷提高,使得施工項目管理變得極為復雜。當前工程項目管理中經常用于表示進度計劃的甘特圖,由于專業性強,可視化程度低,無法清晰描述施工進度以及各種復雜關系,難以準確表達工程施工的動態變化過程,也就難以進一步提高品質效率。
通過將三維參數化圖紙與施工進度計劃相鏈接,將空間信息與時間信息整合在一個可視的四維(4D=3D Time)模型中,可以直觀、精確地反映整個建筑的施工過程。四維施工模擬技術可以在項目建造過程中合理制定施工計劃、精確掌握施工進度,優化使用施工資源以及科學地進行場地布置,對整個工程的施工進度、資源和質量進行統一管理和控制,以縮短工期、降低成本、提高質量。此外借助四維(4D)模型,施工企業在工程項目投標中將獲得競標優勢,三維參數化模型可以協助評標專家從四維模型中很快了解投標單位對投標項目主要施工的控制方法、施工安排是否均衡、總體計劃是否基本合理等,從而對投標單位的施工經驗和實力作出有效評估。三維參數化模型不僅集成了建筑物的完整信息,同時還提供了一個三維的交流環境。與傳統模式下項目各方人員在現場從圖紙堆中找到有效信息后再進行交流相比,效率大大提高。三維參數化模型逐漸成為一個便于施工現場各方交流的溝通平臺,可以讓項目各方人員方便地協調項目方案,論證項目的可造性,及時排除風險隱患,減少由此產生的變更,從而縮短施工時間,降低由于設計協調造成的成本增加,提高施工現場生產效率。
國內很多房企集團已經開始了住宅產業化的嘗試。如上海曾打造出一批“積木型”住宅小區,成為全國首批利用工業化技術建造并投放于市場銷售的商品住宅樓。又如北京的玲瓏景觀已經開始利用先進的三維虛擬設計軟件,將景觀設計從方案、初步設計、施工圖到實施配合全流程實現三維參數化。景觀三維施工圖對現在二維施工圖的升級,將大大提高景觀實施過程中的精確度和溝通效率,從而提高景觀品質并減少浪費,是景觀施工圖領域的一場革命。另外通過采用工廠化、標準化、精確化的工藝,建筑及環境景觀的所有維護改造,都可以通過“更換部件”實現,從而提高建筑及環境品質,延長設施壽命。結合綠色環保住宅的打造,結合全裝修精裝修房的推出,結合景觀全生命周期維護,他們在技術上已經走在行業的前面,領跑國內建筑及景觀環境建設模式的轉變。
所以,三維參數化模型系統的引入將極大的提高我國建筑與景觀工程的營造質量,同時將現有的資源發揮到最大,減少不必要的浪費,從根本上解決工程營造的品質與數量上的矛盾,將工程建設引向可持續發展之路,使地產行業走出當前的困局。